廖平
廖平(1852-1932)井研县盐井湾人。初名登廷,字旭陔,字季平,号四益(四译),晚年更号为六译。家贫苦,父母兄长节衣缩食供他读书,因而极勤奋。夜晚常立于寺庙大殿中,借神灯照读。无钱买书,常借读借抄,甚至从废纸堆中寻觅断页残篇以供阅读。清同治十三(1874)年参加院试,受四川学政张之洞赏识,录取第一,补县学(秀才)。光绪二(1876)年,由官方供奉,进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,始钻研《春秋》经学,受著名学者王闿运指导。五年中举,七年注《谷梁传》,次年成《谷梁集解纠谬》二卷和《公羊何氏解诂十论》。其说多为前人未发之论。廖平毕生从事经学研究,经学观点前后有六次变化,故晚年更号六译。他研究经学的目的,在于“通经致用”,想从孔孟哲学中寻找救国治世药方。这虽然是不能实现的,却可见其爱国之心。
光绪十五年廖平中进士,钦点湖北某县知事。以母年老请改教职,任龙安府(治今平武县)教谕。后,历署射洪县训导,绥定府(治今达县)教授、尊经书院襄校和嘉定九峰书院、资州艺风书院、安岳凤山书院院长、四川国学学校校长等职。他桃李满门。康有为曾经接受廖平观点,作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。张之洞致书廖平,谓康有为为其嫡传弟子,梁启超为再传弟予.廖平是公认的晚清著名经学大师。
宣统三(1911)年任《铁路月刊》主笔,支持四川保路运动。四川军政府成立,聘为枢密院院长,对于川中军政要项,多有谋献。
民国8(1991)年患风湿麻痹症,右肢偏废,仍然不断讲学著作。常以左手写字,以应慕名而求墨宝者,10年,兼成都高等师范学校、华西协和大举教授。13年回井研,以多病
之故,钻研医术,写成医书二十多种。
廖平一生尊孔读经,讲求孝悌尊卑,但与当时一般士大夫比较,思想尚属开明。五四运动后,他令家里女孩子放脚,同意她们和男孩子一同上成都读书,并剪去发辫。文持子孙和部分青年的进步活动,如成立“研新社”,创办《研新》刊物,打菩萨,抓督学烟灯游街,举行游艺演出等。还赠送演出用的幕布。演出时,临场观看。县中封建势力极其不满,但因他在场,亦无可奈何。凡此,均开井研风气之先。
廖平一生著述甚丰,主要的辑为《四益馆经学丛书》,后又增为《六译馆丛书》。民国21年为拟出版,亲赴成都。行至乐山,突发大病,返回,未及抵家,卒于河咡坎(今磨池乡),终年81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