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>> 要闻信息 > 阅读正文
井研县政协:完善联系界别群众机制, 推动委员“沉”下去 民心“聚”起来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”;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重大部署,强调“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、联系群众、服务人民机制建设”。井研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持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,推动委员下沉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,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人心、凝聚共识、凝聚智慧、凝聚力量。 “沉”下去帮助解决问题,送上温暖,凝聚人心 一是践行协商为民。本着“平台跟着民意走”的原则,持续优化、整合基层协商平台,把平台建在产业园区、乡村旅游点、文化广场、便民服务中心,实现“群众的需求在哪里,协商平台就建在哪里”。同时,广泛开展“长廊议”“竹林谈”“田间协商围圈圈”等更为“接地气”的协商活动,在协商中联系服务界别群众,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二是发挥专业优势。坚持“以需定供、一室一特”,建立各具界别特色、专业特色的委员工作室,组织委员采取政策宣传、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三是做好结合文章。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与“助力现代农业、助推乡村振兴”专项活动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,组织委员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,了解群众所需所盼,有针对性、实效性地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 “沉”下去宣传政策法规,讲好四史,凝聚共识 一是广泛开展理论宣讲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分赴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开展理论宣讲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界别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,宣讲中国共产党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。政协委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工作实际,深入镇(街道)、企业和学校为群众解读政策,以宣讲聚共识。二是创新开展读书活动。将读书活动作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载体,推动委员读书活动走进产业园区、田间地头,以读书分享形式为群众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和党政决策部署。三是充分发挥平台作用。利用界别委员工作室、镇(街道)政协工作联络站等平台,采取专题辅导、座谈交流、现场解读等形式,广泛开展宣传活动。 “沉”下去收集民情民意,践行民主,凝聚智慧 一是盘活用好现有平台载体。将“有事来协商”议事室、镇(街道)政协工作联络站、界别委员工作室作为收集民情民意的前沿阵地和哨所,通过开设委员接待室、委员上门走访等方式,广泛收集群众关注度高、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。二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员下沉。以集益镇雨台村为试点,将19名政协委员和4名县政协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至集益镇7村1社区,将每月20日确定为委员服务日,由委员在村“协商议事室”收集社情民意、宣传政策法规、化解纠纷矛盾。通过一年来的实践,试点经验已在全县推广,目前192名政协委员已全方位下沉15个镇(街道)。三是做好意见建议办理反馈。对联系界别群众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,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及时报送;对带有普遍性、综合性的问题,以委员提案形式进行反映。适时组织界别委员对落实情况开展“回访式”监督,确保“件件有落实、事事见成效”。 “沉”下去组织界别群众,推动发展,凝聚力量 持续拓宽联系渠道,建立集益镇柑橘园区、宝五镇百里粮油走廊、三江镇花树湾等“同心共建现代化井研”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联系点5个,以联系点为依托,组织委员常态化调研走访,了解群众所需所盼,带动群众干事创业。在百里粮油走廊示范点,王世林委员依托林翔米业公司,带动5000余农户种植优质杂交水稻,成功创建全国合作社,并获得全国有机大米认证;畅通绿色农产品入超市、进机关学校公司渠道,实现销售网点覆盖全川,带动当地农产品增值10%以上。在柑橘园区示范点,曾德权委员以井研县繁盛超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,采取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种植户+市场”经营模式,与周边群众建立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,带动800多户种植户、120个家庭农场种植爱媛、春见、沃柑等品种16300亩,产值3.2亿元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|